您当前位置:凯发k8凯发k8官网下载苹果客户端官网下载苹果客户端首页/集团党建/党建新闻
任何伟大的思想体系都有一以贯之的理念
任何一个思想体系要想长盛不衰,经久相传,就必须具备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正如孔子对学生曾参所言:“吾道一以贯之”。正是有了这一以贯之的道统,孔子死后,尽管“儒分为八”,但儒之为儒,尽管经历数千年,直至近代都有其保守的仁义核心理念。在古希腊哲学中,最著名的即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日常感觉到的现象世界,“总是变化不居的、不真实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绝对存在”。在他看来,理念世界是原型,现象世界是摹本,万事万物都是对理念世界的分享。在佛学中,有著名比喻“月映万川”。月映万川,简要而言,即“千江有水千江月”,映照在江河湖海之中虽有万月,但江河湖海之万月仍本于天上之一月。在儒学传统中,有宋明理学中著名的“理一分殊”。南宋思想家朱熹在解释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时曾言:“理会得时,繁文末节皆在其中。‘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却只是这个道理。千条万绪,贯通来只是一个道理。夫子所以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是也。盖为道理出来处,只是一源。散见事物,都是一个物事做出底。”朱熹从本体论角度指出,总合天地万物的理,只是一个理,分开后每事物都各有一理。但千差万殊之物都集中体现统一的“理”。“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由此可见,无论古今中西,一个共同体要想能永葆朝气,持久团结,永不分裂,就要成就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就必须在其中型塑从一而终、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无论风云怎样际会,时代如何发展,最后都能分享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能保持高度的思想统一,凝聚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以贯之的初心与宗旨:为人民服务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等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进而在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的革命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本来按照经典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人阶级是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主要力量,是需要从被剥削、压迫中解放的主要对象。但是近代以来,伴随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国工业革命并未得以全面开展,资本主义并未实现充分发展,由此导致工业无产阶级队伍并未壮大。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国情,认识到了要想达到反帝反封建的目的,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农民这个在中国人数最多、范围最广、受压迫最深最重的阶级的重要性。由此,毛泽东在秋收起义时就鲜明地打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称号,进而计划组建“工农共和国”。
但是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迅速尖锐,超越了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中国共产党迅速调整了党的路线方针,依靠谁为了谁的对象逐渐从“工农”变成了“人民”。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谈了为何要把“工农共和国”改为更具包容性的“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他还指出,“人民共和国去掉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国自由独立,去掉地主的压迫,使中国离开半封建制度,这些事情就不但使工农得了利益,也使其他人民得了利益。包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为何此时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便开始考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笔者看来,还有另一重要原因,即中国共产党必须接续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传统,使得每个共产党员身上必须具备这一文化基因。正如毛泽东在1938年《论新阶段》中所言:“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他力图把孔夫子到孙中山一脉相承的民本传统融入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彻底中国化,把为人民利益代言的士人君子转变为实现人民解放的革命先锋队。
由此我们党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情,依靠谁、为了谁的对象就逐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到阶级矛盾的“工农”,再到民族矛盾后的“人民”,实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性跨越。从为无产阶级服务,到为工农服务,最后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宗旨升华为延安时期的“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宗旨。虽然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但始终没有忘记中国共产党首先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工农的利益,这在毛泽东那里是非常明确的,“中国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人口是工人和农民,所以人民共和国应该首先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利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接续“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宗旨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就任总书记首次记者见面会就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强调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并多次给出了强有力的理论说明,阐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是一以贯之秉承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能人为割裂、彼此对立、相互否定。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把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与宗旨从革命、建设时期,继续推进到了改革阶段,明确了这是一个不断“为人民服务”的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不仅于此,2014年4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习近平总书记还试图把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与宗旨更推进一步,接续1840年来的斗争史,以至于上承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并进而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由此,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力图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实践探索,以初心与宗旨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塑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与宗旨——为人民服务,正如他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所言:“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且把这个初心与宗旨,不仅统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多年奋斗史、60多年发展史、30多年探索史,而且接续170多年斗争史,上承5000年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让全党铭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试图用一以贯之“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宗旨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文化引领和强大精神动力。
来源:学习时报